您当前的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养殖污染防治法律化 小散户是危机还是转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会议指出,随着我国畜禽养殖量不断扩大,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养殖污染防治,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预防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要强化激励措施,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统筹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养殖者污染防治责任,扶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使畜禽养殖污染明显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状: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朝着科技化,节约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养猪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时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情况却是群众日益对肉制品消费的更高层次要求,社会对养殖业健康环保方面更高要求,以及对应养猪行业落后、科技、生产投入低下的现实冲突。因此《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是必要的。

  反响:

  规模养殖户:“高富帅”赢在起跑线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中“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养殖污染防治……”,简单来说就是从过去政策引导转化为现在的法律强制措施。而此前中大型养殖企业因为有时间、资源接触到政府、顶层设计者,他们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所谓“穷人求医,富人卖药”,我们且不论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但看如此强制性法律“一刀切”,是否会带来两个极端?规模企业借助这股强劲春风顺势以碾压节奏占领行业。“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行业内的多极化、多层次发展才会促进市场的良好运作。所以在规模化养殖场沾沾自喜的同时,更应扎实做好企业内养殖污染的处理,避免“挟法律明文以令猪市”的情况发生。

  中小散养户:赶尽杀绝的催命符?

  可以说,2013年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散养户而言,是一个挑战不断的阶段,且不谈上半年的低迷行情,但看“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事件”以及“此次《条例》的出台”这两颗重磅炸弹的投下,亦足以打破散户们的底线了,无竞争优势,无资金优势,无管理优势,“三五屌丝装备”如何接招“高富帅”?难道真的要将小养殖户们赶尽杀绝?

  对策:

  古语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对重重压力,散户们想要翻身势必要有决心与毅力。

  1:内修。这是最本质方面的措施,软柿子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有练好内力,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管理措施、防疫措施、排污处理方面都做到位,摈弃过去一切从简的传统思想,该投入的地方省不得。

  2:联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入合作社,在降低养殖成本以及管理经验的交流方面都有很大积极作用。

  3:站队。紧跟国家政策方向才是通往光明的方向,否则也是竹篮打水。定位好自身的立场与发展目标,规划好养殖场的管理,且《条例》也有明确了国家扶持企业无害化处理项目,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座靠山,修炼内力才能不被行业所淘汰。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 电话:0536-2792699
  • 传真:0536-2762899
  • 邮编:262600
  • 网址:www.sdhnp.com
  • 邮箱:sdhnswzy@163.com
  • 生产基地:山东临朐五井工业园
  • 虹桥街2号